电池中国网  >  资讯  >  独家观察
适当调低动力电池企业“产能门槛” 利于行业做大做强
2016-12-01 13:57:00
关键词:动力电池电池企业电池行业

3.jpg

图为研讨会现场


  有新能源汽车推广目标这个硬指标作支撑,作为重要零部件之一的动力电池产业自2014年步入飞速发展期,其间的产业现状,用“疯狂”来形容也不为过:此前有动力电池业务的企业竞相扩大产能,此前从事消费数码类锂电产品的企业开始向动力类转产;此前并无电池业务的企业也开始涉及锂电,而资本市场对锂电概念股的大幅投资又助推了这种“疯狂”……。据了解,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已经达到150余家,动力锂电行业处于一种“鱼龙混杂”的状态。

  2015年对新能源汽车的骗补核查,不但清查出钻政策空子的新能源车企,也为动力电池行业监管敲响警钟。政府相关部门意识到动力电池行业的“无序”状态无益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并开始着手制定强化行业监管的相关政策。《<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无疑是基于这一目的制定的,其初衷也是希望扶持动力电池企业做优做强,引导动力电池行业健康发展。而在日前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会同电池中国网联合主办的“《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研讨会”上,参会的50余家国内主流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代表均表示,征求意见稿中对于企业设置的“产能门槛”偏高,很多企业在短时间内很难满足要求。 


4.jpg

图为研讨会现场


  通过分析整理,笔者发现国内50余家主流动力电池企业2016年的产能多寡不一,产能多的可达到100亿瓦时以上,而少的仅1亿瓦时,相差百余倍。尽管很多动力电池企业产能不高,但其中不乏以研发和技术见长的“创新型”企业。而“新”正是新能源汽车不同于传统汽车的重要基因。动力电池方面的创新技术,不但可以给新能源汽车带来更快的速度和更长的行驶里程,还将给驾驶者带来更安全的驾驶体验。如果仅仅因为“80亿瓦时”的门槛,将这类“小而新”的动力电池企业剔除出去,新能源汽车的创新基因很有可能会被削弱。

  同时,如果将“80亿瓦时”作为淘汰门槛,所剩的将是目前3-5家规模较大的企业,这样的后果将使市场竞争变弱,动力电池行业可能出现产品和价格被几家企业垄断的局面,这样既不利于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整车成本的下降,也不利于整个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反观近邻韩国,在“弹丸之地”已经拥有三星、LG和SK三家具有规模和技术实力的大企业,而我国幅员广阔,电池大省众多,也只保留3-5家动力电池企业,则显得有些过少。

  尽管政府部门希望有经济、技术实力的大企业可以在动力电池质量、安全等方面为新能源汽车推广“保驾护航”,但也应该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及行业现有情况。产能门槛适当调低,如规定年产能为30-50亿瓦时,之后再通过创新、研发等其他层面的监管,不但可以确保“技术为王”的创新型企业能够生存并顺利成长,也可以通过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让无法跟上行业发展脚步的企业主动转型,促进动力电池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利用政府监管和市场淘汰“两只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将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作者: 田雯玥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