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比终放开,关税将下调,汽车合资时代和燃油车共赴末路
发布时间:2017-11-10 15:37:00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合资 外交部

u=1652242018,4130392416&fm=27&gp=0_副本.jpg

  尽管所有的汽车从业者都知道,这一天终将到来,而当它终于到来时,我们的内心五味杂陈。


  股比放开,关税下调,毫无疑问,是对中国汽车产业、乃至全球汽车产业影响极其深远的两个政策。而这样的两个重大政策,竟然在一天之内,同时公布,车评君难言心中所受到的冲击和震撼。


  一方面,中国本土的燃油车产业上空开始笼罩这烈焰和雷暴,这注定是一个日趋困难的行当,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尤其是合资企业的从业者,从现在开始,就请思考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吧。


  另一方面,全球汽车产业势必将加速向新能源汽车产业过渡,中国的本土车企,在这样的过渡之间,孕育着无限的机会,拥有不可限量的将来。


  车评君曾与无数投资人士交流,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个确定的投资机会:极其庞大的赛道,在未来几十年之内,将处于增长态势。


  对于很多人而言,这将会是一个不眠之夜。


  惊雷


  2017年11月9日,北京街头秋风萧瑟,人们感到北方的严冬正在逐步降临,但供暖还没有开始,风衣还压在柜子底下,这是一个需要适应的节气。特朗普的到来,为皇城根儿下的人们带来了喜庆的气息。重要的事情,总是在猝然之间发生,而且表现得异常低调。


  9日晚间,中华人民共和外交部的官方网站上,仅用了48个字来描述这一重大决策:“逐步适当降低汽车关税。在2018年6月前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开展放开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试点工作。”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战略决策,这是一个充满决心的战略决策。这个战略决策,将驱动中国的燃油车企业必须奋发,必须快速向新能源汽车产业突击;同时,也使得外资巨头心悦诚服,不得不在华大规模发展新能源汽车。


  中国人,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也有长远的战略洞察,将战略重点从燃油车转到新能源汽车,并有机会谋求全球汽车产业的领导权。


  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的传统燃油车企业,尤其是合资企业,将呈现江河日下的态势;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将加快整个市场的渗透力度,中国本土车企有机会问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


  汽车合资时代走向终结


  中国的汽车合资,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毁誉参半。


  然而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承认,正因为有了合资,才能造就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让无数的中国老百姓实现了汽车梦;正因为有了合资,才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汽车制造的中心,拥有无比完善的产业链,终端的研发、制造、营销人才,并带来了全球最高水准的管理经验和工作流程,这为本土中国汽车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无限可能。


  挑战是,我们依然要看到:尽管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后面的美国、日产、德国、印度的年销量加总,都赶不上中国一个国家的销量,但中国缺乏强有力的汽车企业,缺乏强势的自主品牌,缺乏爆款明星车型。


  尽管吉利、长城、长安等车企自主品牌的销量已超过100万辆,但相比于丰田、大众、通用、雷诺-日产的千万级别,我们还差一个数量级。


  中国汽车试图要在燃油车上超越大型跨国车企,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不是一种聪明和正确的战略。


  让合资时代过去吧,是时候把传统的燃油车放到身后了。


  尽管这次仅是电动车股比放开的试点,但所有人都应该知道,这是敲响终结汽车合资时代的丧钟,钟声愈发震耳欲聋,脚步日趋紧迫。如果此时还没有觉悟,寄希望于燃油车合资股比的永寿,这将会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中国的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是第三名的2.5倍。而在过去的8年中,又有6年是全球贸易总额的冠军,只有两年被美国偷走了第一。


  尽管劳动力成本在逐步攀升,但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国,不断向全球市场输出优质的中国制造。全球化和贸易规模的扩展符合中国利益,尤其是特朗普入主白宫后,美国对自由贸易说no,中国事实上成为全球自由贸易的旗手。


  继续维持汽车外商投资股比限制的弊端显而易见。


  宏观上,成为中国试图推进全球化进程、扩大贸易规模的“绊脚石”,相关对外部门无时不刻饱受指责和抨击。微观上,那些已成长起来,在全球范围内具备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时不可避免地遭受歧视。仅仅是为了“阿斗”们能够继续躺在保护性政策的摇篮中,吮食来自合资企业“奶瓶”提供的养料,同时还懈怠了自强、自立、自主之心。


  汽车关税的下调,也给了外资车企独享利润提供了一个可能。


  一个可以预期的结果是,合资车企怀有“二心”的外方股东,将倾向于将一部分的产能转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比如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有可能会形成美国现有的格局,尽管整体汽车市场销量达1800万辆,但本地产能只有1200万辆。


  日本人,包括韩国人,恐怕做梦都会笑醒。因为汽车从东北亚进入中国路途并不遥远,但东北亚贸易的繁荣,也许对振兴东北有所帮助。


  日韩对汽车贸易依赖是巨大的


  面对这样的态势,中国本土制造业一定要提升制造效率,确保具有综合成本竞争优势。但对于合资车企而言,外方将拥有更多的手段对付中国的竞争对手——同床异梦的夫妻。


  对丰田们而言,贡献出自己的车型,交给竞争对手销售,为竞争对手培养人才,而且还有分一半利润给到直接的竞争对手,是一件令人疯狂的事情。现在,他们已经有希望终结这样的局面了。


  对于合资企业,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有几点是可以预期的:

  1、有更多人才的流失。有能力的人会率先走掉,去自主品牌车企,或者是去新能源汽车初创公司,为何要留在一个没有未来的地方呢?“集结号”依然吹响,归去来兮。


  2、内讧和不和谐会加剧。表面上当然会笑脸相迎,当中国本土自主品牌的崛起让外方股东充满忌惮。在核心利益上一定会锱铢必较,在知识产权的防护上中国人别想捞到任何好处。同时,在最大程度上会谋求企业的控制权。


  3、市场份额会继续下滑。2017年1-9月,中国本土品牌的市占率已到42.9%。合资企业的内耗导致运营效率降低是大概率事件,造成市场竞争力的下滑,和损失市场份额。


  但是,决策者没有一下子拔掉本土大汽车集团的“奶瓶”,输血管子还是给留一会儿,但你得拼老命去发展新能源汽车,否则只能是被淘汰。


  新能源汽车的跃进和燃油车的末路


  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是毫不动摇的,在45天之内,连出两记重磅政策力挺新能源汽车产业:一个是“汽车双积分”政策,一个是在自贸区率先试点新能源车企股比放开政策。毫无疑问,举世瞩目。


  理由非常充分。


  1、是环境保护的需求。不但是满足《巴黎气候协定》的需要,也是满足家长们让孩子免受雾霾之苦的需要。


  2、石油战略安全的需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中国不但每年需要支付将近1000亿美金的外汇用于购买石油,同时还需要为油路的安全提心吊胆。而我们的战略石油储备只够使用30天。


  3、中国本土汽车产业错位竞争获得全球竞争力的需要。


  此时,马斯克也许正在内华达州GigaFactory的一张行军床上,为特斯拉Model 3产能爬坡不力辗转反侧。据他说,他的CTO JB斯特拉贝尔早已投入全部的生命为解决电池量产的瓶颈而奋斗。


  现在,特朗普先生终于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可以堂而皇之地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一家独资电动车制造企业,而不用和那些他不喜欢的本土汽车制造商合资了。请让马斯克先生睡个好觉吧。


  这将会让更多的跨国车企跃跃欲试,希望能够扎堆拥有自贸区,带来的影响是明显的。


稿件来源: 第一电动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