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产业乍暖还寒 规模化推进仍面临诸多挑战
发布时间:2018-04-10 16:47:00
关键词:储能 新能源汽车

  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支持,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18”在京召开。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必须大力发展储能

  拥抱新能源大有可为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8.9GW,同比增长19%。其中,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为389.8MW,所占比重为1.3%。

储能产业乍暖还寒 规模化推进仍面临诸多挑战

  图1. 我国电化学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2012-2017)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锂电池产能快速扩张,同时也带动了电化学储能产业链的成本下降。三年间,电池系统成本已降低至1.5元/Wh ,降幅达50%。尽管成效有目共睹,但是超1元的高额成本仍然限制了储能在更多领域的发展。业内认为,独立的储能系统不具备经济性优势,只有构建体现储能本身价值的电力系统,才能拓宽其生存空间。

  近年来,新能源特别是风电、光伏的快速发展,为储能的商业化应用打开了突破口。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研究发现,常规的火电和水电都有一次调频和调峰的要求,而风电和光伏并没有参与调频调峰。新能源作为电源很难同时满足电力可控和电能供应,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必然会加速配网对于储能的需求。此外,在峰谷价差高的地区部署新能源+储能项目,一方面可以增加业主的电费收益;另一方面,在风电、光伏成本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可以均摊储能系统的度电成本,达到共赢。

  市场应用方面,南都电源作为今年中国储能企业装机规模排名的新科状元,已成功开启新能源与储能结合的商业运营模式。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商用储能电站--无锡新加坡工业园配电网+储能160MWH园区级项目,结合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与智能微电网,既可以调节园区的负荷峰值平衡,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也可以为用户提供智能节能用电与应急供电。据南都电源总裁陈博介绍,整个项目投运之后,年发电总量将达到5376千瓦时,年节约电费3564.3万元。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支持新能源与储能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已出台。去年12月,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下发《关于印发南方区域“两个细则”(2017版)的通知》,对于容量在2MW/0.5小时及以上的光伏并网储能电站,每度电可以领取0.5元的额外补贴,享受该政策的地区包括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政府采取的补贴政策对光伏+储能的发展模式释放了利好信号。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风电装机总量1.64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总量1.3亿千瓦,分别同比增长10.5%、68.7%。新能源的清洁能源替代作用已日益突显,储能拥抱新能源将大有可为。

储能产业乍暖还寒 规模化推进仍面临诸多挑战

  图2. 2017年中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的应用分布(MW%)

  规模化推进尚面临诸多挑战

  去年10月,伴随着首个国家级储能产业政策落地,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储能领域。储能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用户侧峰谷差价套利、电网侧响应电力需求及其他辅助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CNESA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规模排名前五位的储能技术提供商中南都电源和比亚迪分列3、4名。事实证明,储能产业微风已起,国内技术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已渐露锋芒,但现阶段规模化推进依然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

  亟待完善的市场机制。稳定的政策环境是保障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然而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调查发现,目前仅有江苏省出台了用户侧储能并网规则。由于发、输、配、用均能从储能应用中获益,针对哪一方出台机制尚没有明确结论,因此绝大多数地方选择持观望态度。

  难以估算的经济性。应用场景的不同导致发电侧、输配电侧及用户侧等各方收益产生较大差异,储能的经济价值难以计算。对此,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史玉波建议,厘清储能上述各个环节的应用价值,通过开放的电力市场和灵活的市场化价格机制去体现储能的商业化价值。

  技术创新仍待提升。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锂离子电池一枝独秀,国内领先技术具备世界领先水平,但国内更多的储能技术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有相当大的差距,史玉波表示,储能技术安全性、稳定性、高效性的提升仍然需要在研发和市场的检验中寻求突破。

  当下,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三大新兴产业都剑指储能技术,储能产业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获悉,国家能源局相关部门下一步将研究制定《储能标准化实施方案》,并将组织开展储能示范项目。


稿件来源: 能源发展与政策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