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瑞赛思姜久春:动力电池滥用测试无法真实反映电池安全性
发布时间:2019-11-26 13:42:00

image.png

图为普瑞赛思总经理姜久春接受采访


2015年起,相关主管部门陆续推出多项动力电池检测标准,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动力电池产品质量、确保新能源汽车使用安全。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动力电池首席专家王芳在CBIS2019上指出:“动力电池安全评价是多层级多工况的评价工程,需要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动态评估。”并不是送检的电池通过安全检测,整批次电池就可安全无忧了。


对此,在动力电池检测领域深耕多年的深圳普瑞赛思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姜久春在接受电池中国网专访时也表示,目前国际、国内以及各个企业制定的检测标准,在安全方面的测试大多是基于极端滥用情况。通过检测电池在滥用情况下是否出问题来判断电池是否合乎标准。这样的方法确实不妥。


他同时表示,动力电池可以通过极端滥用情况下的测试,这并不能证明车辆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就一定处于安全状态。对电池安全的测试,要能够真实模拟车辆运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其中也可能涉及到相关标准的重新制定。


姜久春表示,通过对2019年的数十起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发现,在车辆正常行驶、充电、停驶过程中,都发生过电池起火事故,这些都是涉及电池可靠性失效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车载动力电池在使用中出现的电池安全性变差造成的。


动力电池在高温、低温、快速充电等情况下,会造成其性能衰减加重,而车辆使用中的长期振动、反复充放电等也会加速电池性能的衰减。伴随性能的衰减,电池的安全性也在下降。


尽管处于电池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但检测机构所面对的电池仍然是某一企业某一型号某一批次的抽检产品,检测存在一定随机性。同时,检测产品均为新电池,无法反应电池上车2-3年后的状态;且模拟工况和实际运行路况存在一定差距,对安全性的检测也很难反映实际运行情况。


因此,可以对车辆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对可能存在的失效风险做出预警,就显得非常必要。姜久春介绍,普瑞赛思在长期的测试过程中发现,通过在不同充电倍率、循环温度等条件下,分析电池容量、电压等数据的变化情况,可以有效预测电池可靠性失效的大致范围。这可以为电池失效提供充足的预警时间,确保电池包的可靠性,降低系统安全风险。


对此,普瑞赛思构建了短期和中长期电池安全表征参数体系,建立电池安全分析和性能分析的大数据平台,通过开源框架,与整车企业数据平台对接,对已有行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预警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


随着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的数量逐渐增多,电池能量密度不断提升,对于车辆行驶过程中电池的安全性预测,是与电池的安全性检测同等重要的一环。而在新产品开发阶段,姜久春介绍,普瑞赛思也将开发出更多新的测试方法,与电池企业共同推动电池技术的进步。相对于动力电池行业前几年的过快发展,姜久春更希望行业能够静下心来,认真雕琢出更好、更安全的产品。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