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明冠锂膜赵鑫:迈向TWh时代,国产铝塑膜迎来历史性机遇
发布时间:2022-10-12 11:03:00
关键词:动力电池

  当下,包括宁德时代、LG新能源、弗迪电池、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等全球主流电池企业都在积极扩大产能。行业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行业新增投产的动力及储能电池项目产能约达120GWh;开工的项目总产能规划超过630GWh;签约及官宣的项目总产能规划超360GWh。动力电池行业正朝着TWh时代快速迈进。

  随着电池企业(软包)产能的不断扩大,对铝塑膜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中金公司预计,到2025年全球对铝塑膜的需求将提升至8.7亿平米,市场空间将超过150亿元,未来几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6%,应用前景相当广阔。

  不少具有优势技术实力的企业都在大力布局,积极抢占这片蓝海市场。铝塑膜是软包锂电池中技术壁垒最高的材料,也是所有的软包电池材料中,目前唯一还没有实现完全国产化的产品。近年来,明冠新材自主创新出全新的干热复合工艺技术,打破了国外同行业的技术垄断,助力铝塑膜完全国产化提速。

01

动力电池用铝塑膜国产化迎巨大机遇

  “全球的动力及高端数码铝塑膜市场长期被日企垄断,并且对国内客户配合度较低,对中国市场来说,交付周期及保供安全、快速响应服务是我们替代进口产品的驱动力之一,这些都促进了铝塑膜的国产化进程。”明冠新材旗下全资子公司江西明冠锂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冠锂膜”)副总经理赵鑫向电池中国表示。

『对话』明冠锂膜赵鑫:迈向TWh时代,国产铝塑膜迎来历史性机遇

图为明冠锂膜副总经理赵鑫

  据介绍,最早的铝塑膜是源于日本,而且拥有较高的技术壁垒。日本DNP、昭和占据了全球高端铝塑膜市场绝大部分的份额。长期以来,我国铝塑膜的原材料,CPP、胶黏剂、铝箔等都依赖进口,一些相关的专利也都掌握在日企手中。近年来,随着铝塑膜需求量的增加,国产化趋势也在加速。对于国内的铝塑膜企业而言,未来的技术趋势更偏向于自主研发。

  “目前明冠铝塑膜的原材料,均已实现国产或自主研发生产,解决了铝塑膜的所有技术封锁。”赵鑫介绍说,明冠铝塑膜采用了公司在制膜领域拥有的六大专利技术:

  第一,制膜技术,明冠的铝塑膜CPP可自主研发生产;第二,自主研发胶黏剂技术;第三,材料界面处理,对增强材料的粘接力、附着力以及改善它的爽滑性,优化冲深性能有明显的优势;第四,材料的光学技术,银色、黑色多色供应,满足不同行业客户需求;第五,精密涂布技术,有复合膜近20年的精密复合技术;第六,功能材料分散技术,产品稳定性、一致性好。

  赵鑫表示,锂电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市场对铝塑膜等上游材料的巨大需求。近一年多来,锂电上游材料涨价幅度很大,从上游镍/钴/锂等矿资源,到氢氧化锂、碳酸锂、六氟磷酸锂、PVDF、VC等关键原料价格都纷纷上涨。他坦言,铝塑膜的主要原材料价格也是有一定的涨幅。

  “我们这些国内铝塑膜主要供应商,通过不断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从而来抵消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基本保持了一个稳定的价格区间。”赵鑫进一步说道,而对于下游企业,为了平抑成本,电池企业通过签长单、合资建厂、入股等构建供应链,借助电池涨价向主机厂传导一部分压力。

  在赵鑫看来,在锂电多数材料价格的高位运营下,软包电池厂在材料端要实现降本或控制整体成本,高端市场对铝塑膜的国产化替代是必由之路,这也为符合要求的国产铝塑膜头部企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

  据介绍,明冠确立了以动力/储能用铝塑膜为牵引,高端数码用铝塑膜为助力的产品和客户开发路线。多年来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目前公司铝塑膜批量销售客户涵盖动力、储能、高端数码领域内众多行业内大型、知名企业。同时,为不断优化客户结构,公司积极拓展新的行业内重点客户,相关客户的认证、测试和导入稳步推进。

『对话』明冠锂膜赵鑫:迈向TWh时代,国产铝塑膜迎来历史性机遇

图为明冠锂膜副总经理赵鑫

  “公司的铝塑膜装车里程已经超过15万公里。”赵鑫透露说,明冠CAP153铝塑膜从2016年起就开始向动力电池厂家供货并成功应用在四轮车、两轮车和储能项目上,到2022年已经有近六年的四轮车动力电池铝塑膜应用数据,产品的安全性非常高,因铝塑膜引起的重大客诉为零。

02

固态电池/储能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

  谈到铝塑膜未来的应用前景,赵鑫指出,半固态是从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向固态电池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路线,也是一种必经的路线。考虑到降本及安全性,目前的半固态电池外壳基本上都是采用软包形式。据Lux Research预测,固态电池在2035年将日益成熟,市占率有望达到25%,固态电池的发展将拉动铝塑膜市场的需求大幅增长。

  除了动力电池领域,储能也被业内认为是具有万亿规模的市场。行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16.2GWh,其中电力储能6.6GWh,占比41%,通信储能7.4GWh,占比46%,其他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工业等领域也用储能锂电池。2021年中国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已达到约30GWh,。

  据业内机构预测,2022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40GWh;至2025年有望达到180GWh,比2020年规模增长10倍以上,5年复合增长率超60%。根据5%的软包渗透率,2022年中国储能电池用软包铝塑膜需求量约为900万平米。

  “随着储能市场的不断增长,未来铝塑膜市场有望打开进一步增量空间。” 赵鑫预判道。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