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湾技研黄向东:极速充电电池技术是电动汽车挑战燃油车的利器
发布时间:2023-04-06 14:08:00

“充电焦虑倒逼动力电池往极速充电方向发展,在交通领域能源转型趋势下,XFC极速充电技术将成为电动车挑战燃油车的加速器和赋能器。”近日,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向东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研判道。

巨湾技研黄向东:极速充电电池技术是电动汽车挑战燃油车的利器


极速充电生态缺位

从技术创新角度看,为了缓解用户补能焦虑,像增程式、换电技术、以及极速充电(XFC-eXtreme Fast Charging)技术等,已成为各大车企和头部电池企业探索的不同解决方案。相较前两者有一定的特殊性,极速充电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车企所采纳,计划或已应用在新一代平台车型上。

作为电动汽车行业竞逐的焦点之一,车企方面,无论是保时捷、奔驰、宝马等国际车企,还是广汽、吉利、长城等自主品牌,亦或是小鹏、蔚来、理想、岚图、合创等造车新势力,都在围绕电动汽车的极速充电而快速行动。

同时,巨湾技研、宁德时代、孚能科技、欣旺达等动力电池企业也迅速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供需方面,一边是围绕极速充电技术,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已展开竞逐,另一边,市场却对部分车企已经推出的极速充电车型持观望态度,很多用户并不了解极速充电在补能过程中所能带来的变化,认为该技术的普及仍为时尚早。

但实际上,麦肯锡研报显示,充电焦虑已取代购车成本、里程焦虑等,成为妨碍电动汽车普及的头号问题;此外,10分钟内实现补能80%的XFC极速充电技术,被美国能源部(DOE)认为是实现电动汽车普及的关键助推器或必须解决的关键挑战。

在黄向东看来,“当前车主对极速充电缺乏体验,主要受制于该技术的应用规模尚处在初期阶段,充电网络也不够完善。实际上我国不仅迫切需要极速充电技术,而且还有领先的XFC极速充电技术、产业和超大容量的内需市场支撑。”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零排放电动汽车约1000万辆,仅占全国汽车保有量近3.2%。“双碳目标下,2022年我国已提前实现新能源汽车新车渗透率超25%的目标,但这个普及速度其实还不够快。据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署去年9月的《突破性议程报告》,为达成全球温控1.5℃目标,到2030年需要全球零排放汽车占汽车总保有量的比例达20-25%。即使静态地看(按汽车年销量约2700万辆、报废率5%计),到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需增加7-8倍,意味着到2027年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就需达到100%!该场景虽不见得现实,却反映了广泛普及电动汽车的紧迫性。”黄向东表示。

与此同时,极速充电生态需要车企、电池企业和充电桩运营商共同构建。充电设施方面,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车用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520万台,充电枪-车之比为1:2(快充枪-车比为1:14)但充电焦虑却并未缓解,还有对社会资源占用太大等新问题出现。

黄向东分析认为,“对照燃油车的加油枪-车之比约1:130而并无‘加油焦虑’,充分考虑到电动汽车仍有机会慢充等因素,极速充电枪的数量可以比加油枪更少一些,这意味着极速充电枪-车比相对加油枪-车比更优,约为1:150。”

目前,在围绕极速快充技术的竞逐中,巨湾技研实现行业“领跑”。

巨湾引领XFC极速充电技术商业化

“当前,XFC极速充电技术是电动车颠覆燃油车的加速器,已成为世界各大经济体及同行的共识。”黄向东指出。

在这方面,巨湾技研走在行业前列。巨湾XFC极速充电电池实现所配套量产车型的快充补能时间仅需5-15分钟,相较数小时慢充,极大地优化了用户体验,巨湾创造的该项技术由WRCA认证为“全球最快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世界纪录,也佐证了其充电速度之快。

同时,对于很多车主希望用车全周期都能够使用极速充电的核心诉求,黄向东表示,“巨湾技研是首个实现极速充电电池量产的电池企业。目前这类电池已完成耐久循环测试,极速充电工况下循环寿命超2000次,可满足车主用车全周期极速充电。”

极速充电技术应用方面,据介绍,巨湾XFC极速电池(高充电倍率)在保持正常能量密度(255Wh/kg )的同时,0%- 80%电量极速充电时间最短仅需7.5分钟,30%-80%的充电速度更是快达5分钟。而且,通过巨湾XFC2.0系统集成技术,在800V高压或400V低压平台上都能够实现这种极速充电,使这项技术适用于各种车型。

目前,巨湾XFC极速电池已取得广汽埃安、合创汽车等6家车企定点,除埃安已上市的相关车型外,“合创V09车型项目”超充动力电池首套产品也已于去年12月成功下线,新车预计在今年年内实现交付,V09高阶版极速充电解决方案的峰值快充功率为380kW,充电5分钟可增加≥200km的续航里程。

极速充电生态建设方面,巨湾技研牵头打造“XFC 极速充电”生态圈,助力枪-车协同。巨湾自研了480kW液冷XFC极速充电桩,并联合行业伙伴在广州已铺设131座超充站,其中67座已投入使用,规划将于2023年年内发展到330座超充站,届时将可实现半径2km的服务圈密度覆盖。

此外,基于我国极速充电技术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黄向东还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建议我国(净碳排放)新能源汽车到2030年的新车渗透率与保有量占比目标分别提升为≥75%(2000万辆)和≥25%(9000万辆),加快新能源汽车普及。

二是将极速充电技术纳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建立引领全球的极速充电产业体系和生态体系。

三是制订XFC极速充电技术、产品和生态加速发展的系列政策与保障措施,促进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其中,商业模式方面,建议以出租车、网约车等城市公共服务领域为示范窗口,引领XFC极充车型全面推广;对XFC极充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给予适度补贴或奖励,鼓励极速充电基础设施/生态适度超前建设;允许和鼓励XFC极充运营商参与到碳交易市场,大力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事实上,提高车主充电效率是电动汽车加快普及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极速充电生态体系的建设将为此赋能。黄向东表示,“极速充电技术的商业化受下游需求带动,前景广阔。相信在越来越多的车企、电池企业、充电桩运营商共同努力下,未来纯电车型充电时长将不断接近加油时长,车主充电体验将越来越好,而搭载极速充电电池的车型在我国交通领域能源转型过程中,将更具市场竞争力。”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