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升科技: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18-08-28 01:17:38
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总论......................................................1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必要性分析......................................3 第三章项目建设方案..............................................8 第四章总图、运输、公用工程.....................................10 第五章环境保护.................................................13 第六章劳动安全、职业卫生和消防.................................16 第七章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18 第八章项目组织与实施进度.......................................19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21 第十章风险分析.................................................22 第十一章结论...................................................24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 (一)项目名称:当升科技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首期项目) (二)建设地点: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金城科技产业园 二、项目建设目标、产品及拟建规模 (一)主要目标 在规划用地范围内先建成先进的年产50,000吨锂电正极材料生产线,建筑面积约195,000平方米。 (二)主要建设内容 1、完成厂房、仓库、技术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 2、完成生产设备的选型、采购及安装调试; 3、完善相应的水、电、气、环保、消防等公用辅助工程设施。 (三)产品方案 首期项目计划建成年产5万吨锂电正极材料产能,生产线将按照NCM811/NCA的标准设计,同时具备生产不同类型多元材料(NCM811、NCM622、NCM523和NCA)的能力。生产线可以根据产品生产需求进行切换。 表1.项目建设产能规模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合计 产能(吨/年) 20,000 10,000 20,000 50,000 三、项目实施主体 本项目由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升科技”或“公司”)拟设立的子公司当升科技(常州)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项目公司”)负责实施。 四、建设计划 本项目分三个阶段建设。 第一阶段建设20,000吨/年锂电正极材料生产线及其配套的厂房、仓库、 变电站、制氧站、空压站、消防、环保、办公、生活设施等建构筑物;第二阶段建设10,000吨/年锂电正极材料生产线及其配套的厂房、生产辅助设施和技术中心;第三阶段建设20,000吨/年锂电正极材料生产线及其配套的厂房、生产辅助设施等。 五、项目投资及收益 项目总投资为335,492.57万元,通过自筹资金完成。其中项目建设投资为236,728.89万元,建设期利息费用为3,948.76万元,流动资金94,814.92万元(其中铺底流动资金28,444.48万元)。 项目建成后,新增锂电正极材料生产能力50,000吨/年,新增年均营业收入681,135万元,年均利润总额34,728万元。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4.61%,财务净现值(ic=10%)为50,413.09万元,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8.73年。 六、研究结论 当升科技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现有正极材料技术路线发展趋势,有助于加速推进国内高性能正极材料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巩固公司高镍多元材料产品综合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增加公司规模效益,满足下游企业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增加地方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相关行业产业升级。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必要性分析 一、项目背景 (一)各国政策积极支持新能源行业发展 为了解决全球能源短缺和环保危机,世界各国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汽车节能技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获得国家财政及税收政策强力推动。 根据“十三五”规划提出推动战略前沿领域创新突破的要求,新能源汽车、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等领域的产业发展壮大,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国家层面连续多年从刺激需求、强制供给、鼓励使用等多个层面密集出台各项政策文件及指导意见。政府一方面积极扶持新能源汽车及动力锂电企业发展,一方面协助整顿新能源汽车市场秩序,促使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可持续增长。政府与市场多维度规范行业的良性发展,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发力,长短政策相结合,扶优抑劣,推动产业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带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给锂电池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2016年12月30日,四部委发布通知,在保持2016-2020年补贴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提高补贴政策适用门槛,引导行业以更高能量密度、更高续航里程、更高安全性能为目标开展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及规模建设。 (二)正极材料作为锂电池核心材料,是决定电动汽车性能的关键 目前新能源车发展的主要瓶颈在于汽车的续航能力、安全性、使用寿命、成本等。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核心部件之一,成本占据整个电动汽车总成本的一半左右,正极材料作为锂电池的关键材料,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安全性、续航里程、循环次数、成本等,正极材料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工业化量产能力已成为国内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崛起的有力推手。新的购置补贴政策加大了对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能源效率、续航里程的要求,从补贴上引导行业的技术更新和发展,进一步确立了正极材料高镍化的技术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在动力高镍正极材料领域还处 于技术和产品开发阶段,亟待提升核心技术及产业化水平,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需求和动力电池质量的苛刻要求。在动力锂电及动力正极材料方面提前进行技术布局和工业化生产的企业,有望率先突破下游市场对高端正极材料供不应求的局面,实现技术引领市场的发展方向。 (三)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正极材料下游市场需求旺盛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完成77.7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2018年1至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0.4万辆和49.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5%和97.1%,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将超过180万辆,其中中国预计完成100万辆左右,占比55%。2020年预计全球达到350万辆,中国市场占比约57%,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 受新能源汽车的影响,锂电池行业得到快速发展。2017年锂电出货量达到143.5GWh。其中IT用(手机、笔记本等)锂电占全球锂电市场的51.8%,车用占40.5%,储能占7.8%。预计2018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约为173GWh,同比增长约23%。其中车用锂电的出货量将达到89Gwh,占比约51%。预计2020年全球锂电出货量将达到265GWh,其中车用锂电出货量预计156GWh,占比将近60%。 全球锂电正极材料出货量预测(吨/年) 1200000 1000000 800000 600000 LCO NCM 400000 LNO/NCA 200000 LMO 0 LFP 图1.全球锂电正极材料出货量预测(吨/年) 近几年正极材料增长点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其中新能源汽车主流正极材料逐步转变为镍钴锰酸锂(NCM)和镍钴铝酸锂(NCA)多元材料,国际市 场已明确未来动力锂电的正极材料选择是多元材料,未来NCM811和NCA应用将显著增加。 鉴于动力锂电行业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锂电正极材料制造行业的有力带动,动力锂电正极材料制造行业将迎来巨大的历史机遇。 (四)项目所在地具备成熟的产业环境及新能源行业产业集群 常州市金坛区位于江苏省南部,拥有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优越的招商投资环境和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具备城市发展活力及经济增长潜力,符合公司新产能的选址和建设需求。金坛区近年来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方向,在专利申请、企业投入、自主创新、品牌建设、标准制订、做强做大、税收贡献等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目前,金坛及周边地区已引进了包括北汽新能源、众泰汽车、CATL、中航锂电、鹏辉能源等一大批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龙头企业,有利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业务合作、降低运营成本提供了便利。 图2.常州锂电池产业分布情况 二、项目必要性 (一)本项目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从而为社会节能环保做出贡 献 传统燃油机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铅以及固体悬浮颗粒物等,这些污染物对环境、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自2016年1月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中明确指出,防治大气污染,应当加强对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农业等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推行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实施协同控制。对机动车船产生的污染的防治,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环节之一。利用多元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驱动力,不仅可以降低石油的消耗量,而且能减少污染性气体的排放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少大气污染,有效缓解雾霾等社会问题。本项目的实施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从而为社会节能环保做出贡献。 (二)本项目有助于公司充分发挥产品和技术优势,增加规模效益,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布局时间较长,经过多年的市场开拓,已经拥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和客户储备,为多家整车企业及储能企业的供应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格供应商的认证难度较高、所需时间较长。整车厂商对于上游零部件供应商有较高的门槛要求和长时间的认证测试程序,而一旦成为整车厂认证的合格供应商,则将在一段时间内获得稳定的采购订单。只有充分利用公司的生产建设经验,建设更大规模多元材料生产基地,才能及时抓住车用锂电池的发展机遇,快速占领锂电市场。下游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多元动力电池特别是高端产品领域正处于需求爆发阶段,正极材料使用量稳步提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下游市场的迅速发展能够有效消化本次项目的新增产能。 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当升科技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机遇,缓解当前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提升当升科技行业地位和市场占有率。 (三)本项目有助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化及优化升级 多元材料体系由于兼顾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长寿命、温和使用环境等优势得到动力电池发展较快的日韩锂电巨头的高度重视,国内动力锂电目前正逐步从采用磷酸铁锂体系,向多元材料体系进行转变。公司经过多年的技 术研究和储备,动力锂电正极材料已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样品已通过多家国内外客户测试,多款产品已实现量产,具有为国际知名车企、储能企业配套生产高端正极材料的成熟经验。同时,当升科技重视基础研究,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及研究机构开展交流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高端正极材料、新一代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固态锂电材料等前瞻性技术的深入研究,掌握了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可引领国内锂电企业迅速完成多元材料动力锂电池的开发和使用,不断提升产品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项目实施后生产的新型动力锂电正极材料将满足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对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低成本的要求,实现电动汽车较长的续航里程和较高的安全性能,加速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具备代表性的高端锂电正极材料研发、应用的示范基地,提升核心技术的竞争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推进国内电动汽车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 (四)建设绿色高效智能制造生产基地,是提升公司产品综合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正极材料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产能保障、技术水平、研发周期、品质稳定、生产效率和综合成本等能力的提升将是国家和行业要共同面对的一系列重大的、综合性的挑战。 本项目旨在建设“绿色环保、运营高效、智能化”的生产基地,在大产能、全密闭、全生产流程的自动化生产线基础上,通过智能化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实现各自动化模块的互联互通,实现运行过程动态优化,制造信息和管理信息全程透明、共享,全面提升企业的资源配置优化、操作自动化、实时在线优化、生产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决策科学化水平,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性能动力锂电正极材料绿色智能制造工厂,推动锂电正极材料工艺技术从传统产业向绿色智慧化产业方向发展,支撑中国正极材料行业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跨越。 第三章项目建设方案 本项目技术来源于当升科技自有技术。公司自2008年开始多元正极材料的研究,已在多元材料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经验。公司先后开发出多元材料系列产品和自主创新技术,是行业内少有的同时拥有湿法液相合成前驱体技术和高温固相合成正极材料技术的供应商。 一、生产工艺流程 (一)技术原理 本项目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生产目标产品,因锂源的差异分为两个系列产品,主体工艺流程相同。 Li2CO3为锂源的化学方程式: 4NixCoyMn(1-x-y)(OH)2+2Li2CO3+O2→4LiNixCoyMn(1-x-y)O2+2CO2↑+4H2O↑ LiOH为锂源的化学方程式: 4NixCoyM(1-x-y)(OH)2+4LiOH H2O+O2→4LiNixCoyM(1-x-y)O2+10H2O↑ 其中:M为Mn或Al (二)工艺流程 图3.本项目多元材料产品工艺流程图 二、原材料方案 高镍多元材料产品主要的原材料包括硫酸镍、硫酸锰、硫酸钴、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等,上述原材料均有较充足的供应。一方面,公司进一步强化供应链管理,加强战略供应商合作,与现有的原材料供应商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保持原材料供应的稳定。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加强对原材料市场的深入研究,把握原材料价格波动规律,根据对原材料价格走势的分析判断,制定周密的采购计划,也将根据实际情况开发新的供应商,拓宽供应渠道,保证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 三、设备方案 在满足工艺要求和保证设备性能、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本着技术可靠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安全的原则,工艺设备采购将立足于国内,特殊或关键设备及附件选购国外或合资品牌产品。 表2.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台套数 1 混料机 40 2 烧结炉 60 3 破碎机 70 4 卧式混料机 90 5 除铁机 90 6 包装机 70 第四章总图、运输、公用工程 一、总平面布置图 根据建设规划,拟在厂区建设用地地块内新建生产厂房、仓库、变电站、制氧站、空压站、消防、环保、办公、生活设施等建构筑物,根据各项目生产设备等方面的布置要求,新厂区总图规划将满足以下原则; (一)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要求设计; (二)厂区布置工艺流程顺畅,为安全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三)厂区依据规划发展方向布局,方便生产管理; (四)功能分区明确、尽量节约用地。 (五)科学合理的利用场地,在保证生产营运和消防安全的同时,使水、电等各类辅助设施的布置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二、运输 (一)外部运输 外部运输主要为原材料的运入和产成品的运出。本期项目建成后,年总运输量约121,230吨。运输方式为厢式货车,主要委托社会运输车辆。 (二)内部运输 内部运输由场内叉车转运。出于环境异物的控制要求,原则上室外叉车不进厂房,室内叉车不出厂房。同时将会配置相关的自动输送设备,尽可能的减少或者避免人工的运输及操作。 三、公用工程方案 (一)给排水及消防 园区给水系统可以满足本项目厂区生产、办公的需求,仅需在拟建区域敷设给水管道至各用水点。 实行雨污分流,雨水经雨水管收集后接入园区市政雨水管网,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本项目建筑的耐火等级以一、二级为主,初步考虑设置室内、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各系统相对独立。项目消防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 (二)电气及配电 根据本项目用电容量需求,新建一座110千伏变电站,满足本项目用电需求。 (三)供热 本项目估算每小时用蒸汽量21吨,远低于园区的可提供的蒸汽能力,供汽能力完全能够满足本项目需求。 (四)空调及通风 金坛区处江苏省南部,年平均气温15℃。本项目生产车间有窑炉等发热源,可不采用供暖措施,但夏季温度较高,要做好车间内的通风降温工作。 (五)压缩空气和氧气 本项目生产过程需压缩空气、氧气等工业气体。本项目拟设置多台高压离心空压机集中供应企业所有生产过程中的压缩空气。单独建设满足氧气需用量的制氧站进行气体分离。压缩空气及氧气根据项目需求情况分阶段配置。 四、节能 (一)企业能耗指标 企业综合能耗是在统计报告期内企业的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的综合能耗总和。本项目综合能耗当量值约为89,000吨标煤/年。 本项目正常生产年年产各类产品万元综合能耗当量值为0.10吨标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当量值为1.23吨标煤/万元。 (二)节能措施 本项目能耗主要是电力。采取的节能措施主要有: 1、设备选型方面:本项目所选机电设备均采用符合国家规定的高效、节能设备,变配电要安装电容补偿自动装置,尽量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电损耗。 2、生产工艺方面:本项目工艺技术经过优化改进后更加成熟,企业尽量保持生产连续性,提高生产负荷,充分发挥效率。 3、动力供应方面:本项目设备与生产能力基本做到合理匹配,将分阶段按需建设动力供应设施。 4、厂区照明方面:严格选择有3C标志和有节能认证标志的节能灯;实 施照明产品能效标准,并采用传输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电能损耗低的产品。 第五章环境保护 一、执行的环境保护标准 本项目执行的环境保护标准主要有: (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四)《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五)《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六)《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七)《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八)《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九)《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十)《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十一)《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 (十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二、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 (一)废水 本项目废水主要是多元材料压滤洗涤水、地面冲洗废水、纯水制备弃水和生活污水。所产生废水有: 1、工艺用水及生产卫生冲洗水,可能含有前驱体、正极材料、LiOH、Li2CO3等物质,需要进行沉淀、沉降过滤后排放,该部分总量约95,000吨/年; 2、纯水制备弃水,该部分是纯水制备过程中的一级浓水,钙、镁含量较高,约6,500吨/年,排放至生活污水管网或用于绿化; 3、循环冷却水消耗,冷却用循环水采用自来水通过开放式风冷凉水塔降温,该部分水年消耗量约55,000吨,不含污染物,直接散失到周边环境中; 4、卫生用水,主要是生活污水,约20,000吨/年。 (二)废气 拟建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气排放主要有: 1、多元材料生产过程中,混料、烧结、破碎、筛分、批混等工段产生的粉尘经布袋除尘器收集后经高排气筒排放; 2、多元材料烧结过程中通入窑炉的空气/氧气、原料含有的水分和反应过程中生产的水分和二氧化碳,这些气体混合在一起成为烟道气,经过排气烟囱排放,此部分气体不含粉尘、氨等污染物。 公司采用先进生产设备,设备自带粉尘收集装置,有效削减粉尘排放量,处理后的粉尘排放速率、排放浓度均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三)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工艺产生的废料(多元材料生产过程中的高铁料、水处理沉淀废料等)和生活垃圾等。工艺废料价值较高,不能废弃,送往具备冶炼能力的原材料加工商,进行冶炼加工处理成硫酸盐,作为前驱体的原料重复使用。 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每人每天平均产生量0.8公斤计,新增员工553人,约133吨/年。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四)噪音 本项目产生噪声的设备主要有:空压机、破碎机、混料机、筛料机、泵、排风系统风机、除尘系统风机、凉水塔等。 建设方拟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有: 1、购置设备时,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从声源上降低设备噪声强度。 2、在厂区功能、设备布局方面,采用闹静分离,合理布局的原则,尽量将生产车间布置于厂区中部,一些高噪声设备如生产设备、真空泵等均安置于密封性能较好的厂房内,利用厂房墙壁进行隔声。 3、对空压机等不能安置于室内的设备则安装在距厂界较远的位置,并采用相应的隔声、减震等措施。 三、环保管理与环境监测 项目公司下设安全环保部,环保管理的工作范围是全公司环保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组织和参与对污染物的治理,督促车间治理排放的污染物,环保知识宣传及普及,环境监测协调工作。 按当地环保部门要求,对生产装置及所排污染物进行重点监测。监测按 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发的《环境监测统一分析方法》进行,监测工作依托化验室进行。 按照国家基本建设有关规定,该工程应先期作环境影响评价,若环保部分有关内容与环评有出入时,应以环评报告为准。 第六章劳动安全、职业卫生和消防 一、项目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应对 (一)原料、产品物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结合《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和《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急性毒性》(GB20592-2006)标准辨识。 本项目中涉及到的原料主要为LiOH、Li2CO3及NixCoyMn(1-x-y)(OH)2,产品为LiNixCoyMn(1-x-y)O2。本项目使用的原料和成品等物质主要存在粉尘等危险有害因素。本次目不涉及剧毒化学品、监控化学品的生产、使用,也不涉及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中所列的物质。按照GB18218-2009辨识,本项目整体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二)生产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本项目生产系统中存在粉尘、火灾、高温烫伤、机械伤害、触电、噪声等危险、危害,其中主要危险、危害是粉尘,其结果可造成人员身体疾病。 (三)有害因素控制对策措施 1、粉尘危害的对策措施 本项目使用的原料,基本上是密闭的自动化生产,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接触产生有害因素的设备和物料。场所设置机械排风、收尘净化装置,使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降到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值以下。 2、防灼烫的对策措施 本项目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多涉及高温作业,采用以下对策措施: (1)选用质量合格管线、容器,并精心安装,杜绝一切物料泄漏。 (2)加强对有关化学品和高温物料的灼烫预防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的培训和教育。 (3)作业时穿戴相应防护用品,并在现场设立救护箱,配备相应器材和药品。 3、噪声控制的对策措施 本项目使用的泵类设备、破碎机、粉碎机等设备会产生噪声,将采取有 效地控制措施: (1)对项目防噪声设计应符合《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的要求。 (2)尽量选购低噪声的设备、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时对转动装置进行润滑,尽量降低噪声。 (3)当噪声级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隔声、消声、吸声等综合措施。 4、高温作业控制的对策措施 煅烧设备的外壁设置保温性能良好的隔热层,保温层外壁温度不得超过50℃。通过合理组织,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对高温场所进行全面或局部送风。对于夏季室外作业人员应在作业地点设立遮阴棚,避免作业人员长时间暴晒,并就近设有空调的休息室。 二、职业病防治管理的对策措施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第47号令的《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在以下方面给予关注,并在职业卫生管理中加以实行。 (一)设专人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并及时向作业人员公布。 (二)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确保符合职业健康环境和条件的要求。 (三)对所有接触职业危害从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 (四)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并督促、教育、指导从业务人员按照规则正确佩戴、使用。 三、消防安全对策措施 按照消防法的规定,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建立由厂内职工组成的义务消防队,制定厂内消防灭火预案,参与园区组成联合消防协作体系。在厂区内生产厂房、罐区、仓库周围应设置环状消防水管网和消防水栓,其它区域设置分支消防水管网和消火栓,并配置一定数量的移动式灭火设备和器材。 项目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按一次考虑。消防水量不小于25升/秒。火灾延续时间:工艺装置2小时。消防一次用水量不小于180立方米。 第七章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 一、组织机构 当升科技(常州)新材料有限公司严格依照《公司法》的要求,计划确立一套产权明晰、组织到位、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二、人力资源配置 根据国家《劳动法》有关规定,生产岗位定员按工艺生产过程需要设置,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按设计的组织机构配置。 三、人员来源 工人:本项目部分工艺较为先进,对技术操作有一定的要求,需要一定专业技术常识,因而项目工人部分从现有江苏当升、燕郊工厂中调配经验丰富的人员,不足部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经考核后录用。 管理人员:本项目管理人员主要为公司内部培养的骨干员工,包括专业技术强的设备、技术、质量人员。 四、人员培训 本项目工艺装备均比较先进,对工人素质有一定要求,车间工人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应从社会上招收有一定学历的青年或具有同行业生产经验的工人,通过考核、培训、试用,合格后方能上岗。对于已有一定生产经验的职工或管理人员,经过适当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但对于新招收的年轻人,采用集中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公司需制定年度系列培训,在项目投产后,生产人员还应分期分批次参加公司举办的在岗新知识新业务技术培训,员工岗位轮训等多种方式的再教育,以提高员工自身的整体技术水平。 主要的培训项目有:岗前安全培训、消防培训、设备操作与维保培训、操作技能培训、质量意识与质量管理能力提升的培训、企业文化的培训等。 第八章项目组织与实施进度 一、项目组织 本项目的工程技术要求较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建设条件,加强工程管理,科学和合理地组织施工,确保工程有序进行。 根据该工程自身的特点,由建设单位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组。项目组要分工明确、职责清楚、负责到底,对工程质量、实施进度、合同、资金、施工现场等进行管理协调和成本控制。 二、项目管理 (一)质量管理 根据工程特点,本项目应从选购设备和建筑材料,以及施工质量等方面加强质量控制,坚持质量高标准,质量控制规范化,使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要聘请监理机构,建立分包自检、总包复检、施工监理跟踪检验的制度、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和质量一票否决制度,严把工程质量关。 (二)进度管理 针对工程特点合理的安排建设进度,根据工程前后逻辑顺序组织工序交叉和立体交叉施工,以提高效率,控制工程总进度计划,设计实验与施工要交叉进行,上部结构与地下工程要交叉施工,多工种要交叉作业,立体交叉施工,以确保工程有序进行。 (三)资金管理 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要及时支付工程款,防止承包商以此为由拖延工期,对项目资金实行分阶段验收报帐管理,对不达进度、不合质量标准的工程不予验收和拨付资金。 (四)现场管理 工程建设期间,将会有多支队伍共同施工,要确保施工现场有条不紊、文明施工。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制定不同的总平面图,以总平面图为依据检查各分包商文明施工的落实情况。对出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作为基本行为准则,以保证施工现场人员的管理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建设周期计划 本项目工程分六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为本项目立项筹备阶段,计划时间10个月,分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安全生产预评价、能源评价、报批报建和其他前置审批工作等。 第二部分为本项目各阶段的设计,第一阶段计划时间9个月,第二阶段计划时间6个月,第三阶段计划时间6个月。第一阶段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第二和第三阶段包括施工图设计。 第三部分为第一阶段项目实施,计划时间16个月,完成年产20,000吨多元材料的生产线建设,包括土建施工部分、设备选型和采购部分、设备安装及调试、人员培训、生产调试部分等过程。 第四部分为第二阶段项目实施,计划时间15个月,完成年产10,000吨多元材料的生产线建设,包括土建施工部分、设备选型和采购部分、设备安装及调试、人员培训、生产调试部分等过程。 第五部分为第三阶段项目实施,计划时间15个月,完成年产20,000吨多元材料的生产线建设,包括土建施工部分、设备选型和采购部分、设备安装及调试、人员培训、生产调试部分等过程。 第六部分为本项目总体验收评价阶段,计划时间3个月,包括工程验收和投产试运营后的评价等过程。 本项目的完成时间为2023年12月。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当升科技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一、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为335,492.57万元,通过自筹资金完成。其中项目建设投资为236,728.89万元,建设期利息费用为3,948.76万元,流动资金94,814.92万元(其中铺底流动资金28,444.48万元)。 表3.本项目总投资一览表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金额(万元) 一 建筑工程费 49,838.89 二 设备及安装工程费 158,283.70 三 工程建设其他费 17,333.51 四 预备费 11,272.80 建设投资 236,728.89 流动资金 94,814.92 建设期利息 3,948.76 总投资 335,492.57 二、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计算期12年,分期建设投产,其中计算期第1-2年为建设期,第3-6年为建设经营期,计算期第7-12年为经营期。 经测算,本项目年均营业收入681,135万元,年平均利润总额为34,727.83万元,总投资收益率为11.24%,投资利税率为14.69%。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4.61%,财务净现值(ic=10%)为50,413.09万元,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8.73年。财务预测结果表明本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当升科技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十章风险分析 一、政策风险 在国家和地方补贴政策的双重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得到较快发展,但整个行业对政策有非常大的依赖性。现阶段新能源汽车是市场起步期,政府以各种方式给予补贴的目的是培育市场,这种支持的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为降低政策性风险,公司应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加大关键、共性及重大前沿技术的研发,加快成果转化,支撑和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同时力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实力。 二、市场需求风险 锂电正极材料市场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竞争也比较激烈。小型锂电市场增长趋势放缓,但动力市场开始放量,增长前景看好,而且出现了诸如启停电源、智能穿戴等一些新兴市场,锂电正极材料的应用还有进一步拓展。由于技术发展趋势明朗,适用于客户需求的产能迅速扩张,加剧竞争。公司应重点加大动力汽车用高端锂电正极材料市场的开发力度,建立公司与锂电池制造商、动力汽车制造商的产业合作联盟,积极探索“材料企业―电池企业―汽车企业”的战略合作模式,在动力汽车用锂电正极材料产品上形成实质性进展,实现在动力汽车上的稳定应用和批量供货。 三、技术路线变化风险 目前使用的锂电正极材料主要包括LFP、NCM、NCA和LMO等,目前多元材料已经占正极材料市场50%以上的份额,所占份额还在不断增加。其他电池替代技术如Li-S、锂空、燃料电池等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量产,其他镁离子电池、锌离子电池的材料技术研发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本项目的多元材料生产线具备可切换性,经过改造后也可用于新材料的生产。 四、产能过剩风险 近年来行业内竞争对手纷纷扩建产能,未来可能产生正极材料产能大于需求的情形。目前正极材料行业属于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严重不足的情形,公司产品技术属于领先地位,新基地将继续发挥公司技术、品质、管理的优势,根据市场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分阶段建设,降低行业产能过剩对本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当升科技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的不利影响。 五、投资收益达不到预期的风险 受到正极材料行业竞业加剧、原材料采购成本高等影响,可能对产品毛利率产生影响,导致本项目投资收益达不到预期。公司将积极寻求原料资源突破,保证原材料供应的安全和成本优势,并通过产品开发、工艺提升、生产成本控制等举措降低毛利率下降的不利影响。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当升科技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十一章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的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政策,项目产品以其优良的综合性能、稳定可靠的质量、有竞争力的成本等特点符合移动能源、储能领域和车用动力电池的应用需求,市场前景广阔。项目总投资335,49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共236,729万元,流动资金94,815万元,建设期利息3,949万元。项目建成后,新增锂电正极材料生产能力50,000吨/年,新增年均营业收入681,135万元,年均利润总额34,728万元,8.73年(含建设期)可收回投资。 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公司巩固产品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进一步提升在国内外动力锂电领域的市场份额和规模效益,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优势。 因此,本项目实施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