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艘锂离子电池动力潜艇下水
发布时间:2018-10-09 10:20:55
关键词:动力电池 锂电池

c94d02ed1ab54277a6c0a2f1af7856af.jpg


当地时间10月4日,日本海上自卫队“苍龙”级潜艇11号艇“应龙”号(JS Oryu,SS-511,日本媒体将其音读汉字写作“凰龙”,但该词在汉语中无从可考,其平假名为“おうりゅう”,对应日文《山海经》中的“応竜”,中文写作“应龙”,为一种翼龙,效力于黄禹,杀蚩尤夸父)在三菱重工神户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日本海上幕僚长村川丰海将主持仪式。


“应龙”号下水仪式


有关媒体称,“该艇是世界上第一艘采用和电动汽车相同的‘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作战潜艇”(非锂电池,单纯的锂电池为一次性电池)。单艇耗资660亿日元(约合5.7亿美元),相较于之前一艘“苍龙”级的10号艇“翔龙”号536亿日元的概算大幅上升。


日本电视台公布的“应龙”号造价


以之前的“苍龙”级“翔龙”号为例,该艇的动力系统采用的是斯特林AIP技术,即两组3000马力柴油机、四组100马力“斯特林”热力机作为主动力,配合传统铅酸蓄电池,二者分别在浮航或潜航状态下发电驱动一台推进用永磁电机。而“应龙”号则不同的是,根据日本防卫省《平成26年度装备品寿命发展管理报告书》的资料,动力系统改进型“苍龙”级,也就是“应龙”号在维持规格和航速不变的情况下,使用锂离子电池替换掉整个“斯特林”热力机的AIP动力和铅酸蓄电池,变成了“纯电动潜艇”,换句话说,“应龙”号重新做回了“柴电潜艇”,当然,此“柴电”已非同日而语。

d24bc1ec96874a50a31dbe6ac0d06c4b.jpg

动力系统改进型“苍龙”级和传统型“苍龙”级对比


众所周知,锂离子电池相较于铅酸电池有着数倍的能量密度,简单的对比,同体积的锂离子电池蓄电量比铅酸多一倍,但重量只有铅酸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但是锂离子电池存在的问题就是在放电过程中会产生比铅酸电池更甚的热量,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尤为如此,同时锂离子电池的作用过程是充电时锂离子还原成金属锂,放电时金属锂又溶解成锂离子。这一过程中的金属锂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物质,一旦泄露会剧烈反应发生爆炸,这一点在生活过程中想必也有所知晓,而且这个缺点是从本质上的无解。


a58e7eb2ffc94671aa5332b7cf43f43b.jpg

日本此前公布的“试做型潜艇用锂离子聚合物电池”


实际上,日本早在“苍龙”级10号艇“翔龙”号编列之前,也就是2014年前后日本就将潜艇用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列入装备计划,包括“翔龙”号之后的“苍龙”级将装备锂离子电池。这一时间节点正值日本松绑《武器出口三原则》,力推“苍龙”级外销竞争澳大利亚新一代潜艇之际,外销澳大利亚的“苍龙”级也将会取消AIP动力改用锂离子电池。然而“翔龙”号开工之际并没有丝毫迹象表明这一点,直到“应龙”号才上马锂离子电池。


然后日本拿这个电池跟中国的电瓶车电池做了个对比


据悉,动力改进型“苍龙”级采用的锂离子电池由日本杰士-汤浅(GS-YUASA)提供,杰士汤浅是由汤浅电池与日本电池两家公司在2004年4月重组而成的世界第二大、日本最大的工业电池生产企业,丰田新能源汽车和本田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技术归根结底都是杰士汤浅所提供的(丰田-杰士汤浅合资的“日本锂能源”和本田-杰士汤浅合资的“日本蓝能”),国际空间站所使用的电池也是由杰士汤浅提供的,尽管如此,在“应龙”号所应用的锂离子电池具体规模、技术追溯则一概不知,如何解决锂离子电池的固有缺陷也是。


新潜艇所采用的“新型潜航通气管发电技术”


总而言之,“应龙”号使用了大规模锂离子电池取代了“斯特林”热力机,传动机械的大量减少赋予了“应龙”号相较于“斯特林”潜艇更加优越的静音性能,同时大规模锂离子电池所带来的爆发能量输出也相较于多台慢慢悠悠的“斯特林”也更强,赋予了“应龙”号更好的瞬时机动能力。但是,锂离子电池在这方面的缺点也更加暴露,首先,依靠柴油机的充电时间更长,也就是潜艇更多的在浮航状态或通气管航行状态,潜航状态完全依靠锂离子电池,其水下续航力想必也有所降低。因此,就目前的科技水平下,锂离子电池潜艇和燃料电池潜艇相比还是有所差距的。


“3000吨型潜水舰”29SS概念


同时有分析认为,“应龙”号上马锂离子电池也可能反映出了日本潜艇用燃料电池技术目前并不成熟,无法衔接好下一代海自潜艇,也就是“苍龙”级的后续艇——“3000吨型潜水舰”(29SS,首艇已在2017年12月开工),所以先使用“苍龙”级的最后两艘进行锂离子电池试验,做好两手准备。同时,日本还在平成21年度“政策評価書”中展开了新型潜航通气管发电技术的研制,以提高锂离子电池潜艇在通气管航行状态下的充电速度。按照目前的资料判断,日本新一代潜艇29SS的前期批次可能也会使用锂离子电池作为水下主动力。

稿件来源: 中外舰闻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